這個星期假日,應該算是最有效率的兩天了,雖然,噴嚏打個不停,鼻涕也流個沒完,拜寒流及孩子們月考所賜,不出門,留在家中寫作業,才能有"三篇"如此佳績啊!!好了,目前只剩下張倍源老師那篇訪談稿了,萬歲,我可以去睡覺了!!

 

穩扎穩打的書學基礎

莊宏亮老師小時候住在南瑤宮附近,他很喜歡去南瑤宮看那些碑體雕刻,後來家長帶他去學習書法,從此掉入書法的墨海。有一次,有人送了一本日文草書的千字文字帖,他很珍惜,也開始對書法產生濃厚興趣。惋惜無緣見到古人的原帖,直到國中時期,跟學校參觀故宮博物院,有機緣看到「孫過庭書譜序」的真跡讓他感動萬分。這本書譜序裡有許多書學的理論,並提出筆法之執使轉用四大體要,他投入精力於學習書法的行列。到了高中時期,他認為草書較能發揮自我的特色,即拜書法名家王有長為師研習草書,王老師他是日據時期的學者,他的學識非常豐富,他的指導方法也很特別,例如他曾叫我們站在磚頭上寫書法,帶給他很多特別的體驗和扎實的基礎。

 

首次參賽即獲會長獎

他就讀高中時,就是書法班中寫得最好的成員,1978年第一次參加日本大東書道連盟比賽即獲得會長獎,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獎盃,卻是莫大的肯定。現在想想,他覺得日本人很聰明,比賽以送件方式為主,可以省去現場比賽的大陣仗,而且不退件的比賽方式,可以無條件保留不錯的創作品,從中可以觀摩學習到他人的特色。

 

結合三家風格

老師的書法作品融合了王羲之典雅、懷素奔放、于右任渾厚的特色,但是,大字高雅就會缺少氣勢,狂放跳躍卻容易失去穩重,渾厚卻容易流於呆板,如何綜合三家所長,並建立古樸、高雅、奔放的個人風格,是當時老師對他的期望,雖然,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,卻也一直都是他努力的目標。

 

寫書法解鄉愁

在美國留學那段時間,他非常思念故鄉,故鄉的每一種東西都覺得很美好。當時,中央日報提供航空版的中文報紙給留學生,大家都搶著看,連廣告的中文字都不想漏掉,在國內時很努力學英文,現在卻只看到中文字就覺得感動,所以,他勤於寫書法來紓解思鄉情緒。

 

推動文化交流

他擔任留學生協會的會長,經常舉辦文化交流活動,教導外國學生以畫畫的方式學習甲骨文,也教導他們以部首的方式認識中國字,尤其是動物類的部首字體,如:鯉魚、金魚、魷魚只要看到部首,就知道是屬於同一類的字體,這和英文以音拼字的體系完全不同,使外國留學生覺得中文字很奧妙、寫書法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。

醉心鑽研拓本

當時美國的亞東圖書館館長姓楊,他也是台灣的留學生,由於他本身很喜歡寫書法,所以收集了日本、大陸等各地的碑帖。但那時還是戒嚴時代,在台灣看不到大陸的碑帖拓本及書法作品。真正的拓本很立體、刀痕都歷歷可見,即使拓本較接近原帖,但因時代久遠,或拓印技術不良,仍會使拓本字體略有失真,而經過再印刷的字帖就會失去更多立體感及真實感,使在閱讀時偶爾有隔靴搔癢之憾。有時我們會覺得某個字的某個筆畫怪怪的或缺了一角,看了碑帖才明白這一角是被拓印的墨汁給沾染的,或拓印不好,或者真的是作者的本意。當我們在美國看到這些著名的原帖拓本時,心中的感動是說不出來的。

 

書法、中國功夫與針灸

一九八五年因為學校辦理學生中國週活動,所以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辦個人書法展,也有舉辦現場揮毫的表演活動,他以甲骨文為創作題材,藉由線條的濃淡解釋向陽與陰暗面的不同,以中國的軟式毛筆寫書法,這對外國學生是一個很大的藝術震撼。外國也有書法藝術,他們是以鋼筆沾墨汁來創作,不可諱言,外國的鋼筆書寫藝術也十分有美感,但是,它屬於硬筆,在線條及墨汁濃淡上少了許多變化空間。但是,最令莊會長印象深刻的不是外國友人對書法藝術的認知,他們最常詢問莊會長的都是:「你是不是會中國功夫? 你是不是會針灸?」外國學生驚訝於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外,也都以為中國人個個都是功夫好手及妙手回春的醫學大師呢!。

 

失竊的作品

老師說截至目前為主,沒有最滿意的代表作,但是,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倒是有一件,而且有一個奇妙的故事。那一件作品是參與台中文化中心的展演活動,當時,他故意用了所有的「敗筆」來寫「豈能盡如人意,但求無愧我心」這詞句,其本意就是失敗後再站起來追求成功,所以,他故意用老師們認為不能接受的敗筆方法來寫,還能通篇寫得順理成章、順暢好看,所以對於整幅作品是非常滿意的,但是,在展覽結束後,這件作品卻不翼而飛,無緣再見的佳作,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幅創作。

 

書藝結合陶藝

他對自己做不來的東西更喜歡去鑽研,尤其陶藝具有立體感與質感變化的藝術深深擄獲他的心。日本對陶藝藝術研究頗深,故他數度參與日本的陶藝展出活動,學習陶藝的動機是希望能將書法結合陶藝作品,如何將書法做成立體,可從上下左右各層次各方面觀看陽光的照射、陰影的變化所產生的多元欣賞角度。雖然這樣的立體書法也可以用鐵或不銹鋼等金屬來做,但是,這些材質創作超過他本身能力太多,而簡單的陶藝作品他略有鑽研,所以,一直在蘊釀書藝結合陶藝這樣的想法,相信作品指日可待。

 

期許磺溪九怪

他謙虛的說:「磺溪九怪書會會長一職是輪流,不是因為誰的能力比較好才來擔任。」對於此書會舉辦展覽並沒有預設展覽場地或想要有多少人來欣賞,他認為如果能時常在國中小舉辦展覽,更能深耕書法藝術,故這倒是他樂見其成的結果。也希望九怪能有更多的激盪的機會,因為每次的交流機會都能讓大家學習到更多。

 

好讚的墨汁酒

在創作過程中,他的癖好就是吃東西,尤其是寫完作品後容易肚子餓,這時候,來一點甜的東西是最令他滿足的事情。還有,有些時候,寫不出滿意的作品時,他喜歡把酒加到墨汁裡面,這墨汁酒有的用來寫書法,有的用來喝。墨汁加了酒精的揮發性後,字體揮灑起來更暢快,但,若說喝些酒能讓字體寫得更漂亮,那應該是騙人的,因為酒醉了,字怎麼寫得好呢?

 

以文會友的奇遇

有一個很老的外省老伯伯看完他的展覽作品後,非常感動的說:「沒想到,你們現在的年輕人,還能寫出這樣的書法字。」這個老伯伯也是從年輕時就開始學習寫書法,但是,他們時常被老一輩的老師嫌棄,總是挑這挑那的毛病,年紀漸長後,看到現在的年輕人的作品都很浮誇,讓他很有「一代不如一代」的遺憾,卻在看了莊宏亮老師的作品後,老伯伯表示「他終於在年輕這一代看到了希望」。這樣的奇遇,讓他不斷的砥礪自己要努力將這文化傳承下去。

 

訓練解說員的計畫

有一次在生活美學館辦理展覽時,解說員對於一些他們認為很醜的字體都不知該如何去解說,甚至覺得這幅字這麼醜,怎麼能掛在這裡呢?他慢慢的跟這些解說員講解,一個書法大師寫字往往都會反璞歸真,愈有功力的字體,呈現出來的卻愈「樸拙」甚至像孩子般的幼稚。欣賞與鑑賞能力是需要訓練培養的,發現解說員的訓練不足的窘境後,他也開始構思推動解說員的專業訓練計畫。

 

大陸將書法列入教材

今年中國大陸已經修改國小教育的課綱,將正體字的書法教育列入正式的課程,所以,可以預見國內也會開始修正課綱,開始強調書法教育。而國小書法教育應該從小篆或隸書開始,小篆是筆法最少、最簡單書寫的字體,但有字體較難辨認的缺點,故應以隸書帶入,不要一開始就教學生寫楷書,這很容易讓學生有挫折而早早放棄。

 

學習相輔相成

家人都很支持莊宏亮老師的書藝興趣,雖然他們都不寫書法,但是,他們都愛好藝術。他的孩子們都喜歡繪畫,大女兒現在在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系就讀;二女兒就讀雲科大多媒體設計科系;小兒子喜歡變魔術,從國小四年級立志當魔術師,光撲克牌就可以變出一百種魔術,他喜歡鑽研不用道具的魔術,因為買道具很貴,他喜歡鑽研手法類的魔術。莊宏亮老師說:「不管是書法或其他的興趣均能陶冶一個人的性格及專長。例如,我以前並不喜歡與人溝通,但是,我為了要和別人解說書法的藝術,所以,我得不斷練習,現在與他人談起書法來還常常滔滔不絕呢!而以我女兒為例,她為了要把藝術史解說的很透徹,所以,她的作文也變得很流暢。我的兒子原本也不愛和別人說話,但表演魔術時得要和人群接觸互動,因此他現在也練就成了演講先生;為了喜歡魔術,台灣學習資源已經不夠用,他經常上網去觀看蒐集外國的魔術技巧,因此練就了很強的英文功力,國中時期就通過了英文中級的檢定。所以,只要我們有心想要學好某項興趣或學問,就會想辦法去鑽研更多相關的學習,興趣與學習間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,這不是我們一開始能設定的。」

 

書法教育的明天

對於書法,莊宏亮會長認為他就像是中國的素描,對於專注力的訓練很有助益。尤其中國開始重新重視書法教育,相信書法教育的未來必定會更璀璨更引人注目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香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